父母的格局,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

格局就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Posted by fsoooo on April 5, 2019

我们常常提到格局,到底什么是格局?

格局就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父母对文化知识的态度,影响孩子的求知欲;

父母的道德品质,决定孩子的品德高度;

父母的坚强意志,决定孩子克服重重阻力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父母格局高,孩子自然眼光长远、胸怀宽广、有胆略有见识,这样的孩子当然会成为人生赢家;

父母格局低,孩子有样学样,鼠目寸光、斤斤计较、自私狭隘,这样的人生自然好不到哪去。

父母拥有怎样的格局,孩子就拥有怎样的人生结局。


####(一)

  • 父母格局小,孩子人生体验少

一次聚会,有个妈妈说,我不吃葱姜蒜。我好奇:是过敏吗?不是。她说,太难闻了,我还不吃鱼,不吃海鲜,不吃牛羊肉,又腥又膻,不知道怎么会有人喜欢,我女儿也随我,也不吃!

看她嫌弃的样子,看她5岁女儿弱弱的样子,我无语。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就是体验。体验的越多,经历的越多,人生越丰富、越立体、越超值。体验什么?美食美景美色,一个都不能少啊。民以食为天,烦这嫌那,给自己设限那么多,多无趣、多麻烦、多累?不是说不吃海鲜牛羊肉就不好,也的确不好,偏食终归不好,对吧?除了营养均衡,生而为人,葱爆羊肉、海鲜大餐、松鼠桂鱼什么味都不知道,多亏啊!妈妈这不吃那不吃,百般嫌弃,孩子接收到,自然也不喜欢、不接受、不尝试。

5岁的年龄,就被妈妈洗脑,格局那么小,设限那么多,长大会自在快活吗?存疑。


  • 父母格局小,孩子贪小便宜吃大亏

有个亲戚,女儿小时,每次到饭店吃饭,都往回拿牙签,不是几根,是一大把。亲戚见了,不但不说孩子,还乐呵呵夸她,“有心眼,顾家”。类似的事还很多。

渐渐女儿大了,工作了,不知为什么,几次提职都轮不到她,她很痛苦,找领导谈。领导说:其实你的工作能力还可以,我们也认可。但总有人反映,公司的办公用品你留得多,给别人发的少,而且,公司的复印纸、桶装水你也往家拿,影响不好……

孩子小时,不明是非,父母格局小,爱占小便宜,让她以为“有便宜不占是傻蛋“;

大了,依然贪图蝇头小利,可这个世界不会惯着你,贪小便宜终吃大亏。


  • 父母格局小,孩子抗挫力差

同事的女儿27岁,财会专业,大学毕业没几年,已经换了五六份工作。每份工作最多一年,少的就几个月,每次换工作的原因大体相同:离家太远,活儿太多。工作成了同事和女儿的心病。每次新工作都充满期待,新鲜劲儿一过,就各种不满意各种烦。最关键的,是我的同事,女儿一抱怨“钱少事多离家远“,当妈妈的,不但不开导孩子,反倒立马觉得女儿遭了天大的罪,受了天大的委屈,分分钟都不能忍,所以,每次,张罗给女儿换工作的,常常是她。

这个妈妈不懂,为了好的未来,一切眼前的苦都是必须。

她的认知就是女儿不能吃一点苦、受一点罪, 什么未来,什么发展,都考虑不到,也管不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事实上,哪个光芒耀眼的人,不曾在黑暗前行?

格局太小,刮阵风、下场雨,就难受得半死,抱头鼠窜,自然无福享受朗日晴天、艳阳高照。


  • 父母格局小,孩子幸福指数低

有个爸爸为女儿征婚,信息与众不同:“寻不到1米6,无独立住房、月入2800以下、大我一轮的……”

这个爸爸说,之所以提这些别人都拒绝的理由,都怪“闺女太优秀了”。女儿今年29了,曾赴海外留学,现高校任教,爸爸说,自己从一岁多就培养女儿,九岁英语就过了四级。 现在特别后悔把她培养得这么优秀,找不到合适的人,条件只能一降再降,要不,怕没人要。

优秀有错吗?优秀没错,不该后悔,降低条件更荒唐,错的是这个爸爸的价值观——女人就该成家立业,否则,所有的优秀都没了意义。

生而为人,无论男女,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们的责任。优秀不为别人,只为自己。可能一时没合适的人,但不能怪罪优秀,更不应停止优秀,爸爸的格局太小,小到女儿不嫁人生子,就一文不值。

结婚是一种生活状态,不结婚也是啊,高质量的单身比低质量的婚姻好一百倍!

我一同事37岁结婚,生孩子都39了,虽然结婚晚,但很幸福。她说,现在想来,特别感谢自己的妈妈,她大龄剩女的那些年,妈妈不但没催她,还鼓励她:别急,你一定能找到好的,千万别为结婚而结婚……,她说,妈妈的话,给她很多安慰,虽然单了很多年,但生活一直有滋有味,没受影响,直到遇到真爱。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幸福指数。

格局大,一切都不是事儿,乐观面对,自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格局小,有个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悲观失望,否定一切,这样的父母,孩子哪会幸福?


  • 父母格局小,孩子的发展受限

那天听电台的情感节目,一个女孩说,爸爸不允许她去外地工作,可她签下了一家外地公司,特别怕爸爸知道。

主持人问:如果爸爸知道了,会怎么样?女孩哭了,哽咽着说,如果他知道,会打折我的腿,把我拽回去…..。

女孩说,自己姐姐大学毕业后,爸爸就死活让她回老家。老家是个边远小城,爸爸托人给姐姐找了个固定工作,可单位基本没啥事,每天只是上上网,聊聊天。姐姐很不喜欢,也不敢辞职,当地也没什么大学生,到了嫁人年龄,姐姐就随便找个人嫁了。姐姐的生活她看在眼里,实在不想走她的老路。可爸爸却认为,大女儿生活很幸福,多亏当初让她回来,对小女儿,他坚定地认为,一定要留在身边,哪也不能去……

这样的爸爸,简直是孩子的恶梦:自己的想法绝对正确、至高无上、不容反抗。不管事实如何,不管孩子感受怎样,他说的就是王法,就要听。

不知这个女孩后来怎样,不过,很为她叫好,尽管反抗霸王般的爸爸很难,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二)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是孩子的榜样,父亲的格局往往决定着孩子未来能抵达的高度;在一个家庭里,母亲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品德。父母,呵护了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父亲的格局决定孩子能飞多高

有心理学家指出,在孩子12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偶像。

孩子对父亲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崇拜之情,把父亲当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孩子会下意识的去模仿父亲的行为方式。在心智成熟之后,会努力去抵达或者超越父亲的高度。

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就是一个例子,曾纪泽以父亲为榜样,为人处世、做官做事都向父亲学习。入朝为官,在政治事务中表现出不亚于其父亲的能力。

曾国藩在处理外交事务——“天津教案”中,处置失当,名声跌落谷底,曾国藩意识到外交的重要性,于是常常告诫曾纪泽要开眼看世界。曾纪泽就学习外语,势要在父亲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果不其然,曾纪泽在后来的外交事务中发挥出色,在新疆的领土争端中捍卫了国家利益,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外交家。

而且相对母亲而言,父亲不会溺爱孩子,他们往往给孩子指明一个方向,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达。

孩子有较大的空间去发挥,也可以锻炼自立的能力。

所以,父亲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无巨细的体贴照顾,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

一个好的父亲,一定要在格局和立志上为孩子做好榜样,这在未来将会决定孩子所能抵达的上限。

认识一个学长,有一天提起他小时候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候遇到乞丐的事。

一般的父母可以会趁机小声教育孩子:记得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不然向他们一样,没有工作就只能以乞讨为生了。

而他的父亲语重心长道:要好好学习,以后让这些人都能有工作,不用落魄至此。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过如此。

父爱的充足保证了孩子的安全感

随着如今教育成本的增加,父亲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往往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工作,往往很少有时间陪伴家庭,这就造成了孩子教育上的巨大缺失。

幼年缺乏父爱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都说父爱如山,孩子身边没有一个坚实的依靠的时候,就会变自卑、焦虑。

长大之后,哪怕成为一个健壮的大人,孩子也无法摆脱这种不安全感。

这样的孩子在事业上很容易墨守成规,恐惧失败,不敢突破创新,不敢做出新的尝试。

这往往会使得他的事业受到局限,不能突破固有的局面,打开新的天地,这严重制约了个人事业所能达到的高度。

所以,无论再忙,身为父亲也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父亲的关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一个足够坚强的后盾,很容易产生安全感,这样的情况下,做事就会自信很多,而不是畏手畏脚。

在家庭教育中,母亲也同样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母亲特有的温柔和宽容可以让孩子养成宽厚的性格,而母亲自身的修养,往往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品德和人格。


母亲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品德

奥地利一个关爱女孩协会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提问:如果一个家庭有一双儿女,但只有一笔教育经费,你投给谁?他们的答案是:投给女孩。因为教育了一个男孩,你只教育了一个个体,而教育了一个女孩你就教育了一个家庭,教育了一个民族,教育了一个国家。

这并不是虚言,在一个家庭里,母亲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品德。

婴儿时期 ,人的意识极为单纯 ,行为习惯也不固定 ,在心理上对母亲有一种独有的依恋。母亲的行为举止、思想品德 ,容易在子女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逐步形成善与恶 、真与假 、好与坏 、是与非的最初概念 ,而这个时期的基础打得如何 ,将决定他们成为怎样一个人。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所说 :“ 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在于母亲的智慧 、情感和内心的激情 ,人在自己的道德发展中变得如何,决定于有什么样的母亲。

一个人的品德如何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在社会中立足。是否能够和人好好相处,是否可以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犯原则性错误。这样的人,可能不会有十分惊艳的表现,但是胜在踏实稳定,耐力悠长,人生之路也自然可以走得更远一些。


母爱如水,温柔宽厚

我们常说严父慈母,母亲对待孩子往往更温柔、更宽厚,父亲往往更为严厉,女性的特质决定了母亲在教育中往往更能包容理解,也更有耐心。

所以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如果是由父亲带大的女孩一般比较像男孩子,脾气往往比较直接。

被母亲带大的男孩则一般比较温柔宽厚,包容性更强,不喜欢咄咄逼人。

老子讲,柔能克刚,懂得包容往往比一味刚强更有力量。

胡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胡适三岁父亲去世,被母亲带大,他虽然是进步青年,却有着那一代人没有的包容与宽厚。

胡适在回忆自己母亲的文章里也曾经指出,自己性格中的宽厚,得益于母亲对他的教育。

在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进步青年都选择放弃包办婚姻,无论是徐志摩还是鲁迅,他们都选择丢下原配,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但是胡适却没有丢下他的包办婚姻。他的妻子江冬秀不识字,喜欢打麻将,经常不给胡适做饭,脾气还很暴躁,但是胡适就这样包容下来,两个人就这样相互包容着过了一辈子。

鲁迅当年的论战,几乎把文坛骂了一个遍,也骂过胡适,但是胡适却从没有回应过,而当时无论是鲁迅的好友还是鲁迅的论敌,和胡适都相处地十分融洽。

胡适本人的宽厚包容可见一斑。

母亲特有的温柔和宽容,能够让孩子养成宽厚待人的处事方式,这样的孩子不尖锐,在踏入社会之后,往往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也比平均水平要高很多,事业发展也很少受到大的挫折。事业发展、人际关系都相对稳定,不容易出现激烈的变动,人生相对平和幸福。


在如今孩子的教育中,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父亲和母亲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在家庭教育中,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不可或缺,少了哪一方都可能造成孩子发展的失衡。

所以,每一位父亲和母亲,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己擅长的地方,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让孩子既可以飞得高,也能飞得远,拥有一个成功而又幸福的人生。

于丹说:成长的关键在于给自己建立生命格局。

为人父母,我们的格局如何,既关乎自己,更影响孩子。 大境界才有大胸怀,大格局才能大作为。

“局限、局限“,格局太小,当然受限!

放大格局说容易也容易,无非区分目的和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

离开目的,一丝不如意就怨天尤人,一点小挫折就一筹莫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最终碌碌无为。

放大格局说难也难,需要不断反思总结,常常,这是我们一生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