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是听说过《绿皮书》,对它了解不深,或许很难理解观者的这份感动与推崇。
老实说,在昨天去看点映之前,我心里也存有一丝怀疑。
但看完影片后,我相信,这部记录历史的电影注定被载入电影史册。
一方面,它在技术层面出类拔萃,表达方式相当高级,但并非大家印象中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高高在上甚至晦涩难懂,相反,它非常好“接近”,片中有诸多又温暖又搞笑的瞬间,是普罗大众都能看懂并接受的一部佳作。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感受到了温度。
在“人人皆孤岛”的丧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它却不断让我想起海明威曾引用的那句诗: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绿皮书》
上映日期:3月1日
黄海设计的《绿皮书》中国版海报
什么是「绿皮书」?
别误会,和书皮颜色无关。
它的全称为《黑人驾驶者绿皮书》(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彼时,在美国南部多州,种族歧视现象仍十分严重。
为了黑人出行安全,维克多·雨果·格林写下这本手册,详细记录了各城市允许黑人出入的旅店、餐厅、加油站……
换言之,手册没标注的那些地点,黑人前往很可能有危险。
荒谬?讽刺?
可惜,这是真实的历史。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绿皮书》中的两位主角由两座相隔甚远的孤岛,命运般地产生了交集。
(一)
托尼·利普(维果·莫腾森 饰),一个性情粗暴、擅长嘴炮和拳脚的白人混混。
一人承担家计,但刚丢了工作。
唐·谢利(马赫沙拉·阿里 饰),一位声名显赫的黑人钢琴家。
要前往美国南方巡演,前路难测。
因而,唐要寻找一位“老司机”,不仅能开车,还要解决任何突发情况,保证他的演出顺利进行。
托尼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一个为挣钱,一个为安全,两人便这样共同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如你所预料,巡演之旅不会那么平坦。
毕竟托尼和唐是职业、地位、性格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相处难免有矛盾。
但它又不像个人矛盾导致的“人在囧途”那么简单,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场见证歧视与偏见之旅。
还记得传说中的《绿皮书》吗?
托尼被嘱托一定要按其行事。
于是,一桩桩连托尼都讶异的差异对待事件出现了。
住宿,西装革履不差钱的唐有时只能住进简陋的有色人种旅馆;
吃饭,唐可以进高级餐厅演出,却不被允许坐下来就餐;
买衣服,唐看上一套西装,却不能进试衣间;
甚至,因为肤色,唐连夜间出行都要受到管制……
一个人生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处处受限制,难受与难堪可想而知。
而唐身为名利加身的音乐家尚且如此,其他底层的有色人种又要如何过活?
影片很快就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笔触平实、温柔,却极具力度。
不过,如果你以为故事只停留在肤色歧视和平权问题上,就太小看《绿皮书》,也太小看奥斯卡了。
这只是影片表达的第一层。
揭开表象细思,你会发现,原来,所谓的歧视与偏见不止存在于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阶层的人之间,它太过普遍以至于太多人浑然不觉。
有时候,那些潜意识的想法或者脱口而出的误会,正是由偏见造成的。
就拿片中的托尼和唐来说——
托尼社会经验丰富,能打善战。
虽然常玩一些“不入流”的小把戏,但称得上有责任心的好人一个。
然而,即使他生活在民风开化的纽约,骨子里依然对黑人有一些异样看法。
电影开场没多久,黑人用过的玻璃杯,被他径直丢进了垃圾桶。
和唐建立合作关系后,他热情地招呼对方一同吃炸鸡。
心存善意,可说出口的话却充满偏见。
再看唐·谢利。
他本身是偏见的受害者。
一个才华、内涵、家世都称得上“顶配”的男人,却在舞台之外被视为“下等人”。
肤色是他的原罪,有些人即使打着“为他好”的旗号,实际上也是在伤害他。
比如他签约的公司,明明知道他热爱并擅长古典音乐,却着力让他转战黑人乐手更普及的流行音乐或爵士乐。
这种“好心”的偏见是一把软刀子,伤人更甚。
如果是一般的电影,可能会借此把唐塑造为一个饱受偏见之苦、敏感善良到极致的“完人”。
但《绿皮书》没有。
相反,它刻画出的唐在完美表象下同样有伤痕和瑕疵。
在面对托尼时,唐不是没有过怀疑和小小的“嫌弃”。
尤其是误认为托尼拿了“玉石”那场戏,唐表现出对原则和尊严的坚守,同时也暴露了他对托尼的不信任。
你看,歧视和偏见并不只是庞大宏观的,更多时候,它是因为不了解、或者信息不对等而形成的微小细节。
它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却日渐造成群体与群体的疏离。
就像电影中,托尼和唐两个人因为肤色、职业、成长背景等等的不同,潜意识中就对彼此产生了偏见。
在托尼看来,唐吹毛求疵,总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高高在上地指挥他。
在唐看来,托尼莽撞冲动,有着底层人民的狡黠无知。
他高度自控地维持着两人之间微妙的距离感,孤岛由此诞生。
这是影片的第二层。
一块小小的石头,折射出人性的脆弱与瑕疵。
不得不说,导演彼得·法雷里太会讲故事,也太了解人性。
但我最佩服他的一点,也是最喜欢《绿皮书》的一点在于,影片传递的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影片没有过度悲情或者过度煽情,而是在以小见大地还原一段历史的过程中,又向观众展现打破偏见、让孤岛相联的两种方式。
这是《绿皮书》的第三层。
唐的方式是对抗。
他活得像个战士,勇气是他的盔甲。
明知自己会受到差别对待,甚至遭遇危险,仍坚持前往南方巡演,只为让世界进步那么一点点。
正如片中经典台词:
“成为一个天才还不够,还要有勇气去改变人心。”
然而,在穿上盔甲的同时,唐也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壳”。
外人看来,他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值得拥有最高贵的自尊。
可内心深处,他却长期陷于深深的孤独。
没有被白人世界真正接受,也不被黑人视为同胞。
他不吃炸鸡,不喜欢饶舌音乐,不会和旅馆见到的黑人一起打牌……
当同事们和女孩搭讪嬉闹的时候,他只能独自一人待在房间喝着伏特加。
心里对真实自我的质疑和身份认同的缺失,令他躲入壳中,用坚硬的方式与世界对抗。
直到大雨滂沱——
备受压抑的唐终于夺车门而出,在雨中怒吼:
“如果我不像黑人,又不是白人,你告诉我,我到底算是什么?!”
三句质问一步步剖开了这个男人内心的脆弱与挣扎。
令人愤慨,又让人心疼。
如果说唐的对抗是「硬」方式的话,那么托尼打破偏见的方式恰恰相反——柔软的接纳。
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托尼,有着最朴素的人生观。
喜欢,就表达;欣赏,就分享;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一定要酣畅淋漓。
尽管有时表达的方式显得有那么点儿“粗暴”,内核却极尽温柔。
他会直接把炸鸡丢到后座,让唐一定品尝。
他会为唐打抱不平,鼓励他坚持自己的音乐信仰。
他会毫不掩饰地夸赞唐的才华天赋,邀请其来自己家中做客。
……
在敬佩唐的勇气的同时,托尼也教会了唐如何摆脱孤独——
“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
终于,尽管经过种种试探和怀疑,两个人都迈出了第一步,这才让曾经孤独的灵魂越靠越近,心灵的飞鸟救赎了孤岛。
一气呵成,静水流深。
《绿皮书》的好看,得益于导演彼得·法雷里精准的叙事节奏和高级的审美情操。
而影片的力度,则源自真人真事改编。
现实中,托尼和唐是真正的相伴一生的挚友。
片中许多细节也高度还原他们的相处事实。
比如,托尼为了维持家计,曾在家附近的餐厅狂吃26个热狗,赢得了一笔不小的赌金。
比如,唐·谢利本人曾表示,他很不喜欢“在钢琴上放杯威士忌的不正经态度”;
最戳心的小细节莫过于,托尼真的接受了唐的指导,给妻子德洛丽丝写信,而那些甜言蜜语也取材自真实的信件内容。
“我们之间的距离,令人黯然神伤。幸与你携游爱河,使我毕生心安。”
甜度爆表!
种种来自现实的小细节,让人物更丰满鲜活,也让影片更加人性化。
而维果·莫腾森和马赫沙拉·阿里的表演,也为影片赋予一重张力。
谁能想到,片中梳着油头、挺着啤酒肚、说话带口音、全程吃不停的大叔,竟然是《指环王》里英俊骁勇的“人皇”阿拉贡?!
这对比,堪称换脸。
为了演出托尼的淳朴粗粝,60岁的“V叔”增重40斤,还变换了口音。
难怪连托尼的儿子都啧啧称赞,说他“太像我父亲了”。
而饰演钢琴家的马赫沙拉·阿里,除了生动演绎出一个孤独的人的优雅自持和脆弱迷惘,还提前进行了钢琴特训。
这种高度敬业和高规格的业务能力,让阿里二夺奥斯卡“最佳男配”,当之无愧。
通过两位演员的表演,观众能清晰看到一段从格格不入到惺惺相惜的友情的诞生,也看到两个不同的灵魂共同成长、互相治愈的过程。
我尤其喜欢片头片尾两场戏——
片头,托尼和唐第一次见面,是在唐的办公场所进行面试。
环境富丽堂皇,而唐坐在豪华座椅上俯视托尼,显得高不可攀。
两人的距离感和阶层差异一目了然。
而到了片尾,两人身处同一场圣诞晚宴。
所有距离消弭于一个拥抱。
那一刻,我明白了,即使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灵魂没有贵贱,没有谁该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无论是坚硬地对抗还是柔软地接纳,无论拿起还是放下,只要肯迈出第一步,就可能是打破孤独甚至改变世界的重要一步。
很幸运能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日子看到《绿皮书》。
戏里戏外的温情细腻都暖如春风,吹入人心。
于观众,它是一场心灵治愈之旅。
于这个世界,我希望它就像托尼那颗绿色的“幸运石”,成为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桥梁,激起更美丽盛大的涟漪……
(二)
谈论这部电影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美国种族歧视的历史,毕竟这是全片的核心关键词。
电影表面上设置了一黑一白角色,通过两人从对立到和解展现创伤弥合的过程,但仔细看就会发现,片中的人物关系远不止这么简单。
为帮助各位消化,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绿皮书》。
时代元素
首先,片名就设置了一个巨大的疑问。
绿皮书到底是个啥?
这个答案电影里也有,简单来说就是一本“黑人驾车出行指南”。
再看这本指南里的内容,有着美国各地餐厅、旅馆的详细信息,之所以要加上“黑人”,是因为有些地方不欢迎有色人种。
片中的绿皮书,也有原版可寻
听起来挺魔幻,但这确实是一段真实存在的历史。
绿皮书于1936年首次出版,在其后的30年中不断更新改版,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如果那时黑人出游,不带上绿皮书,不仅会面临四处碰壁的局面,甚至还有可能会被逮捕、受到伤害。
就像电影里托尼雨天开车迷路,来到一个计划之外的城镇上,却被警察拦下告知,这里是日落城(种族隔离的一种形式),黑人晚上不能在这里逗留,然后警察开始万般刁难托尼和唐·谢利。
绿皮书对黑人意味着什么?
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前会长朱利安·邦德把它形容为“被隔离生命的生存工具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托尼和他妻子德洛瑞丝在第一次知道有绿皮书这种东西时会如此惊讶,因为有着白皮肤的他们不能理解“被隔离”意味着不自由,甚至在出行时有生命危险。
托尼第一次见到唐·谢利,是在卡耐基音乐厅的上面。
这让托尼感到困惑,因为他以为Dr.Shirley是个医生(Doctor,一词多义),而卡耐基音乐厅,这个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厅,则暗指了唐·谢利的真实身份——天才音乐家。
唐·谢利曾获得过音乐博士学位,这也是他Dr.Shirley名头的来源。
如果你还记得中学历史课本里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部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唐·谢利需要一个在南下过程中能为他解决麻烦的人。
虽然南方战败,黑奴制被废除,但南方各州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依然严重。
电影中,两人南下的交通工具是一辆水鸭色的凯迪拉克。
看着是不是挺眼熟?
这款Sedan de Ville轿车,也曾出现在上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中。毕竟一个发生在1962年,一个是1963年,时间相差不多。
因为正值冬季,当片中出现雨雪天气时,托尼会拿着布擦前挡风玻璃。
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这种情况下开个暖气不就好了,但注意影片中的时间是1962年,而凯迪拉克直到1965年才全面使用车用冷暖空调系统。
托尼和唐·谢利被警察关押时,正是靠后者一通电话把两人解救出来。
从后续对话中,可以得知帮助他们的是美国当时的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也就是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
相比哥哥,这位肯尼迪也是一代风云人物,在和平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和促进种族、黑人民权运动方面贡献良多。
只不过他的结局和约翰·肯尼迪一样,在1968年竞选总统时遇刺身亡,为肯尼迪家族的悲剧添上了沉重一笔。
角色塑造
如果围绕绿皮书出发,显然背后也有着无数黑人血泪史可待挖掘。
但为黑人兄弟哭惨已经不能映照当下的社会环境,《绿皮书》塑造的托尼和唐·谢利,也不仅仅承担着黑白一家亲的功能。
电影更多呈现的,是肤色人种与人格灵魂的对位关系。
维果·莫滕森饰演的男主托尼·利普,是个住在纽约布朗克斯区,也就是白人移民聚集地的意大利裔移民。
开场前6分多钟,一个底层白人世故圆滑的市井形象跃然于银幕上。
本是俱乐部的小侍从,却仰仗着老板的威名,对不听话的客人下狠手。
通过监守自盗的把戏,成功结识黑社会大佬,搭建人脉关系。
马赫沙拉·阿里饰演的唐·谢利则是一个独善其身的上流社会人士,只不过他是黑人。
在那个非裔美国人还在进行民权运动的时代,就算你比白人更像白人,只要是黑皮肤,就依然不能从歧视链中逃脱。
但对唐·谢利来说,受到白人歧视只是他生命里的第一堵墙,身为黑人却融入不了黑人文化,是隔离他的第二堵墙。
阴差阳错,托尼去应聘唐·谢利的司机。
象牙、黄金,托尼走进了一个有着极尽奢华装饰却又明显带有异域风情的房间。
紧接着,唐·谢利身着一袭长袍,带着各种首饰,穿得像个非洲国王一样隆重登场。
黑人穿得像黑人,乍看好像没毛病。
但从之后两人相处过程中,唐·谢利的表现来看,最有黑人特色的装扮其实是在掩饰最不像黑人的心。
这是他在白人面前保持尊严的方式。
在之后的公路之旅中,两人不可避免地交流碰撞,粗俗和优雅相互限制激怒,让旅程充满笑料。
第一个值得提起的冲突,是他们关于托尼姓氏的讨论。
唐·谢利认为瓦莱隆加比较难读,利普又显得比较粗俗(lip可以翻译成嘴唇,代表托尼能说会道油嘴滑舌),想让他换成瓦莱,托尼却宁可不被介绍,也不换名字。
前者为了迎合上流社会,不惜做出改变,后者为了尊严,不愿迎合他人。
这是他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也应对着之后两人的转变。
在见识到唐·谢利高超的琴技后,托尼对他的看法有了进一步改观,渐渐跳出了雇佣关系的层面。
在愈发轻松的闲聊中,托尼对唐·谢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为一个黑人,却从来不听黑人音乐,这让托尼很是不解。
“come on,these are your people.”
面对质疑,唐·谢利却只有以沉默作答,从小接受白人音乐教育,并且只为上流社会白人演奏的他,从没想过有一天会遭受这种带有歧视意味的质问。
在进入肯塔基州后,电影中最有趣的一幕出现了。
托尼买了一桶肯德基炸鸡,邀请唐·谢利一起吃,但他却说从没吃过炸鸡。
托尼再次发难:你们黑人不是都喜欢吃炸鸡?
在递过来的鸡腿快戳到脸上时,唐·谢利还是接过炸鸡扭捏吃了起来。
要了解这段戏有什么特别之处,得先了解黑人和炸鸡的历史。
在黑奴制尚未废除期间,黑人被允许养鸡,他们可以把鸡卖掉,或做成炸鸡,挣到的钱则能用来赎身。
随着时间推移,在白人眼里就形成了黑人喜欢吃炸鸡的刻板印象。
黑人与炸鸡两个词,背后是一个种族的血泪史。
所以托尼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是对一个种族百年未曾改变的偏见。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白人富翁庄园里。
唐·谢利三重奏来到这里演出,这里的白人老头却用炸鸡招待唐·谢利。他们不会问黑人想吃什么,这背后的逻辑是,反正天底下的黑人都一样。
唐·谢利在南下的一路上,遇到许多不公正待遇。
白人老头不让他用别墅里的洗手间,西服店白人老板不卖他衣服,在酒吧被一群白人围殴。
但他从来不用暴力解决问题。
他的方法是,把自己变得更像白人,自尊以求获得尊重。
在这一点上,托尼和他截然相反。
片中有两次,在白人提到他的意大利裔身份并表现出歧视的意味时,他都没能把控住情绪动手打人。
一次让他尽显威风,一次让他蹲了局子。
许多人以为种族歧视仅局限于白人与黑人之间,但托尼却延伸出了白人与白人之间的歧视链。
即美国信奉新教的白人与信奉天主教的欧洲移民者的宗教歧视关系。
所以警察在得知托尼意大利移民身份后,说他也是半个黑鬼。
唐·谢利虽然有着黑人的外表,但从小接受白人文化教育,让他在寻求身份认同时遇到了难题。
当他弹钢琴时,白人欣赏他,当他离开钢琴,他在白人眼中就又变成了不值一文的黑人。
南下路上,他遇到了很多黑人,侍者、劳工,唐·谢利和他们之间,同样隔着一堵墙。
他的同性恋身份,则是隔开他与世界的第三堵墙。三堵墙包围唐·谢利,让他成为最孤独的人。
所以唐·谢利在雨中爆发:如果我不够黑人,又不够白人,又不够男人,那我到底是谁?
肤色和文化的错位,让他无论在哪个阵容都找不到认同感。
唐·谢利是企图融入白人文化语境并改变白人对黑人看法的黑人们的缩影,从他遇到的种种刁难不难看出,这样的方式行不通。
所以在没有受到尊重的情况下,他终于做出回应,拒绝进行最后一次演出。然后在黑人酒吧里表演欢快的爵士,头一次找到了认同感。
《绿皮书》的结尾,落在了唐·谢利在托尼家中和他们共度圣诞节的其乐融融的场景。
一段旅程让两人互相改变,这份友谊确实能打动不少人。
但这份温情,却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种族问题的严肃性。
电影提到了许多问题,在以白人文化为主导的美国,黑人该如何融入社会,该如何消除歧视?在以新教为主流宗教的美国,有着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又该如何面对歧视?
《绿皮书》让黑人做回黑人,实现自我救赎,但回到纽约的唐·谢利,依然要以一个黑人身份融入白人的上流社会。
白人对他的态度转变了吗?他又该如何面对自己同性恋的身份?
再看结尾,避重就轻的其乐融融,只不过是美国白人眼中“半个黑鬼”的意大利移民和黑人的“内部矛盾”得到消除了而已。
(三)
比歧视更可怕的是自我歧视
取材于真实故事的《绿皮书》,电影以黑人主顾与白人司机跨越南美的公路之旅为展开,两个完全处 于不同身份,不同阶级,甚至对对方都带有偏见的人,他们在这段危机四伏却又妙趣横生旅程中所建 立的友谊,不仅跨越着种族的隔阂,更诠释着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去真正面对自我。
《绿皮书》是一部充分运用差异来营造戏剧张力的作品,从表现上看电影所一展的是在美国上世纪六 十年代,在种族歧视仍旧根深蒂固的南美,作为主顾的黑人钢琴家唐与白人司机托尼,两人在旁人眼 中身份错位的差异,但更深入的则是黑人钢琴家在自我身份上认知的矛盾。是白人托尼,他眼中对黑 人固有偏见的转变。
对于受雇于唐的托尼,他在伊始从骨子里是歧视黑人的,这一点电影透过伊始他丢掉黑人喝过水杯的镜头便淋漓尽致的展现而出,但迫于生计,他又不得不接下了这一工作,而对受过高等教育,衣着考究的唐,他的差异在于,他一方面渴望真正融入上流社会,但他却不得不在南方按照“绿皮书”中所示的住在供黑人居住的旅馆,可在这里他与自己的黑人同胞又显得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他又希望用自己的才华为黑人争取更多的公平,所以才冒着危险开始了这段本没有必要的南美之旅。
电影也正是借这段旅程,赋予了两个人物以充沛鲜活的形象,从小接受优良教育的唐,他在托尼面前展现着自己过人的音乐天赋,也帮助托尼在为妻子的信中写出甜蜜的爱语,唐的一切都在改变着托尼对黑人的固有认知,而也是在这段旅程中,托尼为唐放着他从未听过的黑人音乐,为他买从未吃过的炸鸡,在两人彼此相处的过程中,唐也逐渐认识到了什么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在电影开始,身着华袍,坐于王座上的钢琴师对自我的认知其实是迷茫的,正如他在电影中所爆发的情绪,既不够“黑”,也不够“白”,更不够“Man”,才华与金钱在彼时美国的不少地方并不能为他换来尊严,面对无处不在的歧视,他在托尼身上学到的是勇气,从为了上厕所折返酒店到自我尊严的保护,到对拒绝自已用餐餐厅的拒演,再到最后开心的在黑人餐厅演奏起爵士乐,在旅程终点收获的是焕然一新的自己。
《绿皮书》是一部反种族歧视的杰作,但比歧视更可怕的其实是自我歧视,在电影黑与白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人性原则的坚守,更是无惧改变自我的勇气。
《绿皮书》最基本的能耐,就是把两个人的一段旅程展现得妙趣横生,而且意味深长。
托尼(维果·莫腾森饰)是有街头智慧的。这些年来在底层摸爬滚打,他就像一个日暮下的牛仔,精于把小恩小惠小聪明织成破旧却耐用的绳索,套出去,总能拢些利益回来。在他这里,绝路是没有的,哪怕没了工作,凭那26只热狗一顿的肚量,至少够他敛上50美元的赌资。
相反,唐(马赫沙拉·阿里饰)身为一个功成名就的音乐家,十指不沾阳春水,剧场上头一个布设华丽的住所,外加一个高高在上的宝座,够他浮夸地彰显身份与荣耀了。这样的人,克己,优雅,要进食的话,腿上少不了铺一张材质优良的餐巾。
这样两个在生活中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因为一次彼此需要的雇佣关系,被捆绑在一起长达两个月之久。
大家是相互看不上的。唐有多瞧不起托尼的随便,托尼就有多瞧不起唐的扭捏。但唐的涵养不会让他表露出过火的情绪,托尼的专业则让他做好了本分。
《绿皮书》很俏皮地让司机与雇主频频发生摩擦。不是针尖对麦芒的对峙,而是杂糅着挑衅、无奈、好奇与容忍,把彼此的“进犯”,转变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了解与接纳。
天性大大咧咧的托尼,觉得不能在车上抽烟、要被规范用语很不可思议,但他头一晚看到唐的表演,欣赏甚至骄傲的神情就不自觉地浮现出来。
唐对炸鸡敬而远之,但托尼不由分说地从肯德基全家桶里抽出一只鸡腿给他,让他百般无奈,却也借此享用了一回“不卫生”的快乐。
无数能叫人会心一笑的片段掠过,《绿皮书》愈发像那暖春,化的是雪,而且是积雪。
不久之前,托尼刚把黑人在家中用过的水杯直接扔进垃圾桶,而唐对于粗鄙和野蛮怀有长久的芥蒂。如今,唐会饶有兴致地为托尼修饰妻子渴慕的家书,而托尼会心甘情愿地为他摆平巡演路上的种种麻烦。
每一个人都会先入为主地自我隔离,下意识地划分出鄙夷的、敌对的人群。往深一层看,等到二人关系走向缓和,他们身上承担的符号,更有指涉意义。
托尼是意大利的移民后代,典型的工薪阶级,在他身上印着粗俗、鲁莽、油滑等标签,上流社会、知识分子以及本土居民似乎都能轻易找到俯视他的角度。
而唐是一位黑人,而且是同性恋者,这也是为什么即便他有心理学、音乐学、礼仪艺术三个博士学位,能在过去14个月里到白宫演出两次,却依然百般不受待见,尤其是在南方。
专门的演出化妆室是不会有的,厕所更不用说,哪怕与一群礼貌周全的白人言笑晏晏完,也不能使用他们的卫生间,这让不愿在户外茅厕将就的唐,只能大费周章地赶回酒店再折返。毕竟,这不仅仅牵涉到一时的脸面问题,因为南下旅程的破功,很有可能萌生在一次屈从上。
那时还是1962年,黑人出行需要带着所谓的“绿皮书”。这本从1936年出版便不断推广开来的册子,标明了黑人在哪些餐厅、旅店等公共场所是不受排挤的。这种“有用”,可悲、羞耻,却又无奈。
唐南下这一路,哪怕有托尼这样经验老道的白人当司机,依然会遇到许多叫人愤懑的遭遇。这类电影往往会有一些“经典”的障碍,比如趾高气昂的警察、飞扬跋扈的地痞等等。
《绿皮书》同样少不了,但在更大更深的背景里,是黑人一边发起种种民权运动,一边面对甚嚣尘上的白人仇视,其中3K党的横行就非常突出,这在一并争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黑色党徒》中会有更直截的表现与讽刺。
不过,《绿皮书》选择的是相对温柔的路数,就跟唐那样,即便遭遇不公对待,也要先以尊严去换取尊严。他之所以能够赢得托尼发自内心的尊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种倾向于治本的准则。
托尼两肋插刀的勇,使得他的江湖气往往带有一种本能的可敬与可爱。但唐的勇,是更广更大的,不落在单次的拳脚械斗上,凶险却是无边无际的。他放弃高薪演出,执意前往保守的南方巡演,就是希望能够用自身的端正、高雅与才情,去扭转那些稠密的偏见甚至敌视。
哪怕他不过是一尊不知明日晴雨的泥菩萨。
有人嘲讽《绿皮书》“政治正确”,认为它得到青睐,不过是因为凑齐了黑人、底层、同性等等所谓的正确元素。在平权运动取得重大发展的西方,面对《绿皮书》的工整与公正,也许可以在艺术层面有所质疑。
但对我们来说,还远远没到能够坦然指手画脚的地步,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距离包容与文明太远,大家习惯性地一面对别人横加指斥,一面因被看轻而暴跳如雷。
我们没有唐与托尼的幸运,可以在一段旅程中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对自己的狭隘和自傲进行修正。可这正是《绿皮书》这类电影应当不断扩大影响力的原因所在。
到头来,不仅是唐与托尼发生了变化,就连与他们打交道的人,也都出现了转变。比如拦车的警察,只是好心地提醒他们车胎漏气,而托尼那些曾经看不起黑人的亲戚,会在圣诞夜欢迎唐的光临。
这样的走向很像童话故事的桥段,但至少,在半世纪后的今天,西方早就让这种幻梦变成现实。那么,当我们再次面对某种意义上1962年的美国南部时,确实应该放下那种刻板印象的偏执了。
至少,该有接纳的胸襟以及被接纳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