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最极致的浪漫,刚刚结束了……
本文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寻匠之美】
连续两晚的“紫禁城上元夜”
终于在静谧的月色中悄然落幕。
当人们踏着夜色走进这座城时,
不禁有种回到过去的错觉。
黄色琉璃瓦化作卷轴,
重现《清明上河图》;
红色城墙列三百红灯,
穿越了明清两代。
脚踏曾经的御路,走皇帝专属的中门入场,让人感慨万千。中门过去除了皇帝,只有皇后在大婚当天才能从中门入宫,殿试前三甲能从中门出宫。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过去古人的元宵节是多么浪漫啊!从明朝开始,北京的灯节就要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热热闹闹地持续十天。
猜灯谜、催灯梆、灯政司、杂耍百戏、花会应有尽有,纱灯、纸灯、玻璃灯、通草灯、走马灯争奇斗艳。据说皇帝还会给大臣放长至五天的“赏灯假”,让他们尽情出去赏灯。
至于紫禁城里呢?宫里虽然没有民间那么多你侬我侬,但却气派十足。我们从明宪宗时期的《元宵行乐图》中可以想象出当时皇宫中游乐的胜景。
到了清代的时候,皇家要在乾清宫等宫殿高挂“春灯”,把整个宫殿照得比白昼还要亮。内廷要准备酒兴会,皇帝要把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召到御座前,亲自赐酒。还要为藩王外戚准备丰盛的外藩宴,奏乐起舞,饮酒饮茶,大家还要一起看舞灯戏和烟火。“炮仗埋火,尤为轰烈。声响如雷,烟焰涨空” 。
这种热闹的节日皇帝是最为重视的,据说他每年这时候都会抽空陪皇太后到圆明园里的“山高水长”楼看歌舞杂技、观灯、放焰火,传谕放“花盒子”。啥是“花盒子”?《养吉斋丛录》曾描述过一只“九石之灯”,花盒内“藏小灯万,一声迸散,万灯齐明”;还有一只“八小儿灯”,花盒点燃后,“有四小儿从火中相搏堕地,炮声连发,另有四儿花裲裆,杖鼓拍板,作秧歌小队,穿星戴焰,破箱而出”,这样的变幻莫测,现在也是只能想象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如画江山与帝王,终究都败给了历史与红尘。
穿过明三暗五的午门,
绕路走上城墙,
红色的灯笼指明通往角楼的路。
一旁琉璃瓦上,
投射出的《清明上河图》,
让人不禁好奇,最为文雅潇洒的大宋,
元宵节这晚又是什么模样?
靠着留下来的诗词想象,
这一晚,北宋江山灯火璀璨,
欧阳修看到了: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这一晚,南宋天下烽火狼烟,
辛弃疾看到了:
东风夜放花千树,
宝马雕车香满路。
元宵节这一晚从来不缺少故事。
这一晚,三国乱世也有着天色晴霁,星月交辉,六街三市,竞放花灯。同时军营失火,城中战乱。
人们只听到有人在嘶喊:杀尽曹贼,以扶汉室。却没有看到吓得躲起来的孩子,抱着被踩碎的花灯低声啜泣。
这一晚,唐僧漫步在街上,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六街三市灯亮,半空一鉴初升。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满城箫鼓喧哗,彻夜笙歌不断。
这一晚,水泊梁山的好汉潜入帝都,看到绛霄楼上,彤芝盖底,仰瞻天表。缥缈风传帝乐,庆玉殿共赏,群仙同到。
宋江与李师师把酒言欢,李逵大闹东京汴梁城。
这一晚,是《红楼梦》的开篇,社火花灯璀璨了半边天,迷乱了仆人眼。
上元佳节为什么总是充满故事?
问题还没想通,
却发现已经走到了角楼,
这明朝留下来的建筑,
堪称中国现有古建中最为复杂的精品。
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
上层是纵横相交的歇山顶,
正脊交叉放铜鎏金宝顶,
檐下施单翘重昂七踩斗栱,
栋梁之上饰旋纹彩画,
加菱花隔扇门点缀。
一句巧夺天工已经无法形容。
站在这里,
看到城外灯火辉煌,
看到城内华灯齐放,
感觉比过年还有氛围。
曾经元宵节对百姓来说,
意味着自由。
每个朝代都有宵禁。即使是最开放的大唐,夜晚鸣街鼓一响,长安的车水马龙便成为:行人绝,空有月。入夜家家必须熄灯,亮灯是有策划谋反的嫌疑。
唯独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可以通宵点灯。
那时的元宵是真正的情人节。
才子佳人相伴而行,
穿梭在万家灯火中,
亦是名正言顺。
当时的七夕只是乞巧节,
单属于妙龄少女的节日,
踏青出游,乞求心灵手巧,
与男子无关。
过去的封建文化里,
沾衣裸袖便为失节。
人们都知道孟姜女哭倒长城,
一片真心天地可鉴。
但故事中被人遗忘的一点是,
孟姜女嫁给范喜良,
仅仅是因为她的胳膊被看到了。
那时的女子真的很可怜。
唯独上元佳节这天,
彩灯高挂,满街尽是黄金缕,
女孩都笑语盈盈带着暗香,
享受着真正自由的夜晚。
花灯、灯谜、对联让人眼花缭乱。
也就是这一夜,
赶考的王安石记住了: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在京城对出了: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所以元宵夜是自由的。这一天的夜不归宿,准;张灯结彩,准;君民同乐,准。
《东京梦华录》里的这一夜: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走下朱红城墙,跨过金水河,
前面便是太和门。
内金水桥有五座,代表着:
仁、义、礼、智、信。
从天空看,
河似弓,桥为箭,
在太和门上朝的皇帝,
要将五德之箭传播天下。
一路向前,经过数不清的展览,
看过无数的宝物之后,
就会听到隐约传来的戏曲声。
这也意味着参观即将到终点:
畅音阁。
这一夜那里真的有人在唱戏。
畅音阁的三层戏台,
是紫禁城之最。
在这个曾经只给皇帝表演的地方,
百年后再次有梨园子弟登台演出,
只不过这次是为了所有人。
回想紫禁城这次的热闹,
蜂拥而至的人们,
追求的也许就是骨子里,
那份对上元佳节的向往。
想看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想听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想在灯火阑珊处,
回首看独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