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记承天寺夜游》

希望你无论处于何种情景,也能有一份随缘自适的心境,心里仍然有一轮明月和一个陪你看明月的人

Posted by fsoooo on February 16, 2023

题记

如果说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是萍水相逢中“更有痴似相公者”的欣喜,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就是历劫而存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宽慰,正如弘一法师李叔同写下的: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记承天寺夜游》

——宋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从初中读到这篇小文,没有觉得它有多么的特别,一直都只是把它归结于一篇游记,连它的题目也是这样取的。老师平时会说最后两句经常考哦,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随缘自适的心态,要全文背诵。然而,当时的我我什么也没看懂………

后来,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刚好读懂了它。

我们喜欢苏轼,喜欢他”大江东去”的豪迈;喜欢他“西北望,射天狼”的胆气;也喜欢他”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更喜欢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而《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小文在苏轼澎湃的诗词海洋中显得那么安静。可如果我们剥去所有对苏轼浪漫主义的期待,认真端详一下这篇小文,会发现它如同静静卧在苏轼命运激流中的一片小舟,承载着他人生中无数明灭不定的光影。

元丰六年,这一年,乌台诗案已是四年之前,无论是我们还是苏轼,对那时的仓惶不堪都是不忍回顾的。

十月十二日夜,这一夜是个平静如常的夜晚。

月光淡淡的洒落,而苏轼的月亮终究不是李白的月亮,不会与他花下相邀,对影成三。那月亮只是平静的挂在玄天之外。

在黄州城,苏轼度过了千百个不眠之夜。这一夜月亮把它的清辉静静地投入窗棂,安抚着这个无眠的人。夜正深沉,万家灯火已冷,黄州城沉浸在夜梦中。

明月高悬,它的美丽如此孤寂,仿佛千百年来没有人正视它的美丽与高贵,唯其今夜这个不眠的人窥见它的孤寂与美的,读破它千古的秘密。

他们遥遥相望,一起看尽人间冷暖。他想唤醒所有人,让他们抬头看一看这明月,看一看它的美丽与孤独。可环顾四周,再无一人可分享这份欣喜。

于是他轻轻的披上外衣,走出门来,任月光倾泻满身。

他一步一步,走在寂寂无人的夜里,正如那月亮,高悬天空却无人欣赏。

他很快想到了张怀民,但是此时已经是夜深人静了,不知道他有没有睡着呢?那个时候又没有电话,没有任何通讯工具,根本无法确定他的情况。可是,苏轼还是想要去找他,哪怕只是一场空,根本见不到他。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是立刻,立刻马上就去找他。

“怀民亦未寝”,真好,人生当有这样的朋友,你不需要盛情邀约,他也不需要迁就你,一切都是刚刚好。

看到这里真的替他感到开心。真的就像是走了很远的路去遇见一个人,见到了,就莫名的缘分和开心。

他们一起在寺庙的庭院里散步,终于有人可以去诉说心事了。

皎洁的月光散满了一地,庭院立刻就像有一汪清渠,水里有数不清的水藻,相互交错缠绕。一切都被月亮镀上了一层清辉,一切都变得梦幻迷离了起来,沉浸了半天,才发现水藻不过是松柏的倒影罢了。

刚刚好有这样难眠的夜,刚刚好有这样美好的月色,刚刚好你们一同被这个喧闹升腾的世界冷落在一旁。

那就一同在这月下漫步吧。

这并不是一份雅兴,这是一份只有你我懂得的寂寞。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会没有竹柏,哪一个年代会没有像我一样抑郁不得志的人呢?即使社会不认可我,即使我没有获得世俗所认为的成功。可是,至少我心里有一轮明月,至少我有可以陪我在人生低谷半夜陪我聊天的人,至少我有一份我自己所认同和理解的价值……

这个夜晚我们相伴而行,看一看这月光吧,不需要安慰,当然也不需要鼓舞。

人生本当如此,所有的冷暖它就在那里,这一夜我们相伴,然后,各自慢慢咀嚼。月华如水,溢满庭院,两人静立庭下,看那平静如水的月光,而潜行水下的是命运汹涌的暗潮。见这天地大美,二人相顾无言。如果我们同被世界拋弃,就让我们在这一刻停下来,停下来认真看一看这人间,这水月。

我们永远不知道生命会给我们安排些什么,所有的昭示都是那么后知后觉。

乌台诗案无疑给予苏轼的人生以重创,可它同时也成就了另一个苏轼。

我们都爱苏轼诗词里的江山风月,爱他的快哉风,浩然气。而真正成就苏轼的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的人间冷暖。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走出苏轼的人生看苏轼,苏轼是仙人;走进苏轼的人生看苏轼,苏轼是闲人。

人间百味,冷暖自知。

时间真是天地间最奇妙的存在,时间的流逝让我们站在一个至高点去看前人的人生。

就如千百年后,我们读这篇小文时,苏轼他早已走完他的人生,我们可以选取任何一个节点去读取他的人生。

我们读到“元丰六年”时知道乌台诗案已经过去了四年,我们知道苏轼他还要走很远的路,还会写很多的诗。

所以当我们读这篇小文时脑海中呈现的是他人生的全部回放,我们会把它看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夜晚。

而那个夜晚,苏轼经历过千百个无眠之夜,他站在命运的路口,他决定不再占卜命运,或者说他终于逃出了命运的摆布,他渐渐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命运。

无论怎样的升沉荣辱,喜乐悲欢都把它当成人生的瞬息,时间终会带走一切,留下的只有一轮明月,无悲无喜,静观人间。

终于,一场风雨过后,他蓦然回首”归去无风无雨也无晴。”

我终究不知道是哪一个先点化了苏轼,山间明月?江上清风?恐怕真正点化他的正是那千百个不眠之夜和述不尽的人间冷暖。

所以登仙从来不是羽化的过程,而是任由残酷的命运一点点剥落你凡人的血肉。

最后,读这篇小文的人,不祝福你万事如意,但是希望你无论处于何种情景,也能有一份随缘自适的心境,心里仍然有一轮明月和一个陪你看明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