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崩塌,家国情怀,满纸血泪

颜真卿在世也写不出的真迹~

Posted by fsoooo on April 14, 2019

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向日本出借颜真卿《祭侄文稿》,人民日报就此事发表评价:

人民日报评价.png

我们都知道,天下三大行书”中位列第一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不过这个作品现在已经失传。有说藏在唐太宗墓里的,也有说他儿子李治太喜欢于是顺到自己墓里(乾陵)去的,总之现在是看不见真迹了。

冯友兰兰亭序摹本.jpg

所以,“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就变成我们目前能看到的第一了!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世誉为“在世颜书第一”、“天下行书第二”,与王羲之《兰亭集序》、苏轼《寒食帖》合称“天下三大行书法帖”。

祭侄文稿.jpg

《祭侄文稿》记载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它见证了“安史之乱”中,国家栋梁为报国家被侵略之仇,以命相搏的历史。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谋反,“安史之乱”爆发。

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结果次年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敌军劝降,颜杲卿不从,敌军便当着颜杲卿的面把他的儿子颜季明的头砍下来。颜杲卿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在自己面前断头,依然坚守着忠诚,破口大骂,誓死不降。敌军没办法,只能把颜杲卿的舌头割下来,这就是后代文天祥正气歌里所说到的“为颜常山舌”典故的由来。

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先后遇害,颜氏一门30余口遇难。一年以后,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反攻,收复常山,在废墟之中发现了侄子颜季明的头颅。面对着他的头颅,颜真卿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写下了这篇《祭侄文稿》。

颜真卿一开始强压悲痛,在祭文开始时字迹尚且工整克制,当他开始回忆侄子生前时,写到“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百般滋味涌上心头,字迹松弛起来,写到“贼臣不救”时,这位老人已经完全被情绪吞没,涂抹修改开始多起来,也顾不上整理笔锋和及时蘸墨,枯笔擦过纸面。仿佛看到一位涕泪满面的老者在颤抖。一路写到“呜呼哀哉”,字迹已近草书,书者早已痛苦失声,无力再写下去了。

颜真卿的笔终于收住了,他见过“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他见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他也见过“巍然城堡姿如旧,卓尔新区靓似虹”,那李太白绣口吐出的盛唐,在颜真卿收笔的时候结束了。长安、洛阳,从此只有在诗词里作为意象出现。像他侄子那样生逢盛世的年轻人,还有那么多没来得及,所有繁华就终于到了尽头。

点击查看大图

有学者评价《祭侄文稿》: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差不多可以说是唐代书法的最高代表,而且是富有感情的真迹,无法复制,属于即便颜真卿在世,也写不出的那种,因为书中带着真情、悲愤,和他平时的字大不相同。

北宋书法家米芾等都是颜鲁公的“粉丝”、“迷弟”,而颜真卿的东西除了文物价值、艺术价值、鉴定价值,还有精气神价值。

颜真卿在世也写不出的真迹”。

《祭侄文稿》对于我们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幅珍贵的书法作品。

不仅因为其中一件是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纸卷出炉近1400年后的脆弱性可想而知,堪称“展一次伤一次”,还因为这篇书法所代表的“气节”。

颜真卿在面对巨大的国难与家变,更不舍其侄遇难之后,竟只剩一颗头颅,无比悲愤和激动下,挥泪振笔疾书,写下《祭侄文稿》,其文章叙述了一段国仇家恨的历史,其字迹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后世书法名家辈出,但临帖《祭侄文稿》虽千百遍也无法达到它的氛围。

及至公元784年,李希烈叛乱,75岁的颜真卿孤身前往敌营劝降, 被缢身亡。谥号“文忠”。

《祭侄文稿》短短的234个字中,浓缩的是颜真卿面对亲人逝去时的满腔血泪,面对国家动荡时的深深忧虑,更是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顽强不屈的脊梁。

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纸寿千年绢五百”,唐朝纸本的《祭侄文稿》现在已经1261岁了,比宋朝的《千里江山图》时间还长,每一次展出对于它来说都是一次损伤。

这种国宝级别的文物,平时都很少展出,上次展出还是在2008年。时隔十一年,我们自己人都还没来得及看的国宝,再次展出居然跑到了日本!

《祭侄文稿》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作者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误之处甚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

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其是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坦白真率激情之下,不计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进行创作的典范。个性之鲜明,形式之独异,是书法创作述志、述心、表情的典型。作品中所含蕴的情感力度震动着每位观赏者,以至于无暇顾及形式构成的表面效果。这恰是自然美的典型结构。

一篇草稿,从此在中国书法史上奠定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书法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技法,而是感情。

这幅作品中就饱含了颜真卿最真实和悲痛的感情。

这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呢?

为什么将“从父”两个字涂掉,改成“第十三叔”?

要知道,我们往往脱口而出的话,才是我们的真话,后面涂改的部分,是我们想要更庄重的修饰。你可以看到颜真卿脱口而出的话是“从父”。

可见,他非常疼爱他的这个侄子,虽然在古代,“从父”就是“叔叔”的意思,但是从字面上,从父的感觉比叔叔要亲近得多。

在颜真卿眼里,这个侄子就像自己的儿子,他在后面也讲到,在他们下一辈中,最有才华人品最好的就是颜季明,他特别心疼这个侄子。

比如你看这触目惊心的一捺:

尔父.jpg

“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

“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我们看到了整篇文稿中用笔最重的两个字“尓父”,尤其是“父”,最后一捺触目惊心。

我们可以感受到颜真卿与颜杲卿的兄弟情深,大概写到这里,想到他的哥哥,他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颜真琴写到 “ 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 ” 你可以想象,仁兄爱我,所以让我把守的是第二线的平原,他去守第一线常山,而最后,常山沦陷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今天颜真卿去守第一线,可能死的就是他。所以他今天再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感受到哥哥对自己的爱护。你回到常山以后,土门被夺回了,敌军威风大挫。本来我们可以不用这么被动的呀,可是你看,颜真卿接下来说什么?

“ 贼臣拥众不救 ” ,这是颜真卿圈掉,但是依然到今天我们都能够清晰看到的字。当时,我军这一方的王承业拥有众多兵力,却不救援。颜真卿其实是很愤慨的,但是在正式的祭文中,他忍住了,只是说:贼臣不救,孤城围逼。

孤城围逼的后果,就是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父陷子死 , 这是整篇书法中最惊心动魄的几个字,颜真卿用了最重的线条。当一个国家遭遇危难的时候,每一个人如果都要自保,那么也就是巢倾卵覆,鸟巢都翻了,蛋怎么还能完好?

《祭侄文稿》行文至最后,悲情所至笔凝噎,无心作书化血泪。 文稿结尾.jpg

现代人有了各种通讯工具,慢慢不写字了。可是你想象,倘若干笔飞白、灰烟轻飞般的 “ 呜呼哀哉 ” 成了 A4 白纸上打印的华文行楷,我们还能体会年轻生命魂魄逝去的哀恸么?

如果你有心,相信你可以从颜真卿的行笔中感受到他几乎是写到墨干了再蘸墨,所以墨色上有浓有枯,当你身处在那么巨大的悲痛中,你还有心情照顾到你的字要写得多么工整精致,墨色要如何均匀吗?

相信,你不一定能理解颜真卿在那个时代的感情,但亲情这种东西,穿越千年却从未改变过,若你也曾体会过类似的痛楚,你也一定能穿越千年,读懂颜真卿。

当你听到这幅作品要展出的消息,一定要去看。因为这辈子,你很可能只邂逅它这一次。

但是没想到,它终于展出了,却是在异国他乡的日本……

最后科普一下《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

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文稿全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辰,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一字亦不辨)尔(“尔之”涂去)幽宅(“相”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祭侄稿全篇.jpg